行业动态

纺织工业: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活力
发布日期:2011-12-05    浏览次数:187
  曾几何时,纺织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。所谓夕阳产业,是对趋向衰落的传统工业部门的一种形象称呼。回溯夕阳产业的提出,还是在上世纪的1977年。彼时,联合国组织全球6000多位专家对21世纪上半叶世界发展规划进行调研。专家们的调研结果认为,作为服装、家纺的主要原料,纺织纤维的发展空间已趋饱和,纺织工业的发展空间日益缩小。随着这一预测的出炉,从1977年到1980年3年间,美国、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将纺织工业定位为“夕阳产业”。
  在中国,纺织业曾是工业重镇上海最大的工业行业,被喻为上海的“母亲工业”,从新中国诞生至上世纪80年代,其一直雄踞上海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,产值和利税分别占上海工业的1/3和1/4。但是从1992年开始,上海纺织业大幅压缩初级加工规模,职工人数从55万降为2.25万人。
  上述现象似乎已经印证了纺织工业“夕阳”的事实。不过,还有一个数据却呈现出一个相反的结果,即从1980年至今30年来,纺织工业非但没有衰退,而且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:全球纤维加工总量从3000多万吨增长至7000多万吨,翻了一倍有余。而且,这个高增长期还将持续。据联合国预测,到2050年,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.53亿吨,比目前7000多万吨的数量还要增长近3倍。
  为何会出现这个矛盾,其实原因很简单,纺织工业其实是一个大概念,除了服装面料,还包括产业纺织品等。近几十年来,纺织工业眼见着日薄西山之时又重新升起,正是缘于产业纺织品的快速拉动。
  产业用纺织品是指农业、建筑、汽车、医药卫生、国防、航天等领域所需要的纺织品。按用途不同,有高强度、超高强度、高模量、低模量、耐高温、耐低温、低电阻、高绝缘性、防高能粒子等特性。比如,航天领域里,宇航员穿着出仓的宇航服,朝向太阳的一面最低温度是185℃,背向太阳的一面最高温度是零下160℃,因此,要求服装纤维在185℃以上不变软、融化,在零下160℃以下不能发硬、发脆。这样高的要求,不是传统纺织品所能企及的。
  要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,就必须开发新的纤维品种,开发新的纺织加工工艺、设备,开发一系列检测技术和仪器,建立一系列新标准。
  中国现已研发进入产业化的高性能纤维品种主要有:超高分子量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、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、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等等。同时,全球高性能纤维正在开发并产业化的还有:超高强度碳纤维、碳化硅纤维、聚全氟纤维、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纤维等等。
  在纤维名称越来越晦涩的同时,是其科技含量以及应用范围的大大提高。联合国预测,世界钢铁材料加工量在2050年时将降至1980年的50%,而数量减少那部分主要由于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替代。尽管这个预测,对同为“夕阳产业”的钢铁业不是什么好消息,但却给纺织业进一步增加了想象空间。
  自“十一五”起,国家便对高端纤维的研发生产实行减税和资金补贴。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,高端纤维是新材料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今年高端纤维更是进入化工“十二五”规划和纺织“十二五”规划。高端纤维成为国家三大规划的交集,足可见其重要性。目前,中国对高端纤维的进口依存度还相当之高,某些重要产品甚至超过95%。如果这一短板不能快速有效的得到弥补,则会很大程度上拖累其它产业的发展。
  人们传统概念中的纺织工业这一“旧瓶”,如今已经装进了高端纤维这一“新酒”。为有科技多创新,敢叫日月换新天,纺织工业的起死回生再次证明了,不论哪个产业,只有不断创新,才能保持生机活力。
友情链接: 东方盛虹 盛虹石化 招投标平台

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纺织科技示范园区     苏ICP备10030695号 技术支持:浩维网络